和13位青年艺术家聊聊阅读这件事
无法见面的日子,我们在书中相聚。
画廊周北京邀请了于2019年新势力单元和公共单元合作过的青年艺术家中的13位——常宇晗、戴陈连、方迪、葛宇路、贺子珂、侯子超、胡伟、刘雨佳、茅昊楠、彭可、谭英杰、王海洋、臧坤坤,与我们分享他们近期的阅读清单。这批书目和影片与瘟疫、灾难、创伤的境遇有关,也有社会、历史、哲学方面的思考,既包含着对现实的观照,也探索着个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趣味与方向。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反思为创作带来动力。希望这些文字和光影也能对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所启发。
📚 书单导航
Allan Kaprow
How to Make a Happening (1966)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1997)
Ismail S. Charles
Healing in Sabah: Mysteries of Illness and Well-Being (2003)
MAP Office
An Atlas of Asia (2012)
黄锦树
《刻背》 (2014)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2009)
苑洁
《后社会主义》 (2007)
Matteo Pasquinelli
Alleys of Your Mind: Augmented Intelligence and Its Traumas (2015)
罗杰·费希尔 (Roger Fisher) / 布鲁斯·巴顿 (Bruce Patton)
威廉·尤里 (William L. Ury)
《谈判力》 (2012)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
《干法》(2010)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Frédéric Pierucci)
马修·阿伦 (Matthieu Aron)
《美国陷阱》(2019)
鲁迅
《故事新编》 (1973)
残雪
《趋光运动》(2008)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9)
张宇凌
《竹不如肉》(2020)
豪·路·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沙之书》(1975)
阿兰·德波顿 (Alain de Botton)
《旅行的艺术》(2004)
🎥 片单导航
《大佛普拉斯》(2017)
《纽约提喻法》(2008)
葛宇路
葛宇路,1990年生,现居环京燕郊。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最近乱七八糟看了不少,推荐一下阿伦·卡普罗(Allan Kaprow)的 How to Make a Happening,短小精湛,容易阅读,文中很多读来会觉得是大白话甚至是废话的表达,但我却意外地受启发。尤其在充斥着学理的今天,这种“吊儿郎当”的态度显得更为可贵。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早就听人提过,总觉得是史家用于研究的著作,害怕晦涩且距离生活太过于遥远而一直没读。最近读完觉得恰恰相反,书中行文可以说甚是通透,且内容直指当下,时代感极强!读完似乎感知到了我那早就浸泡在历史长河中的躯体,似乎每一个平凡的一天都是上千年的积淀。说得有点夸张,但看看这一个月以来的湖北乃至中国,谁能幸免呢?
胡伟
胡伟,生活工作于北京。他使用包括录像、装置、表演以及写作等多种媒介进行艺术实践。他的作品试图在外部现实(非艺术化的表达) 与“艺术叙述”之间建立起可思辨的联系。在对个体特性以及社会现实的观察中,他感兴趣于劳动(体力和脑力)和资本的权力关系,试图探讨技术与人状态的调解或不可调的现象以及其中的政治、经济、道德关系问题。
他近期展览包括 :“街角·广场·蒙太奇”,剩余空间,武汉;“末路斜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PSA),上海;“睡眠复仇 , 梦见生命”, Württembergischer Kunstverein,德国, 斯图加特;“Array”,Gallery Baton,韩国,首尔;“快乐的人们”,中间美术馆,北京;“此地有狮”,798 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挽歌:有关怀旧的五种欲望机制”,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上海等。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近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北京的家里,感觉也是非常奇怪,可以说身体和心理上有好多“分裂”的地方。时间突然一下子没有了维度,日期已经不重要了,但还感觉白天黑夜翻篇儿的挺快。日常的工作也脱离了“现场”,无论是展厅、工作室还是公共空间,变成了规律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花了很多时间在对自己的情绪管理上面,从过山车式的集体的共情,到非常个人、细腻的对待家人和孩子的情绪。好像是第一次感到有大块的时间陪家人,穿插着做些自己手头的工作,过去恰恰是相反的状态。
一直在读三本书,断断续续的,从疫情开始前到现在也没有读完。一本是沙巴博物馆(Sabah Museum)出的专题文章合集 HEALING IN SABAH: Mysteries of Illness and Well-Being,这本书很小众,应该只有在亚庇(Kota Kinabalu)的特定地方才有卖,是和朋友偶然发现的。它记录了当地的一些疑难杂症和病人个案。它并不是一本病理学的期刊,而是着重分析了当地文化、宗教、民俗传统,以及人作为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结合体如何与超自然力相抗衡的。
第二本是 MAP Office 的 An Atlas of Asia, 通过艺术家的写作和项目用不同的方式去定义实际的或是想象的领土和岛屿,它就像是一个概念检索册,在读者的脑中编织出了一张有关“亚洲”的虚拟地图。还有黄锦树的小说《刻背》,我一直读得很慢,可能是最近在剪辑之前在马来西亚拍摄的素材,想继续让自己保持在对地域的敏感中吧。后设小说其实不太容易读,但我喜欢黄锦树带有湿热感的文字,里面又夹杂他特有的对自己、文化和社会困境的嘲讽。也可以说多少有点魔幻,总会让我有种在现实和虚构之间分辨不清的感觉。带着作者自己“离散”和“流浪”的身份,他的写作也是对“中国性”的追寻和叩问。这三本书都比较具体,跟自己最近在做的事情有关。
刘雨佳
刘雨佳,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这段时间看了一些跟生态环境有关的纪录片,也把之前自己拍摄的素材仔细整理了一遍。此外正在看一些跟考古有关的著作,比如《西域考古记》(斯坦因著)《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著)等。我目前正在读斯坦因的《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去年年底,我在和田地区旅行和拍摄了一个月的时间,再看这套有关斯坦因在100多年前(1900-1901年期间)在塔里木盆地南部进行探险的考古学成果,对这个地区的当下有了些更复杂的认识。书中有大量的详尽的图片和地图,以及非常吸引我的是,斯坦因文笔中溢出的感性,又传奇般的历史记忆。
臧坤坤
臧坤坤,1986年生于中国青岛,现居住和工作于北京。一直以来,他的创作在试图突破文化准则、集体认知和潜意识束缚,以更广为接受的艺术语言表现其个人的本土体验。通过对工业媒介,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的运用,臧坤坤的装置和绘画涵盖了如城市化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时间的流逝,以及受限于时空的维度等主题。
近些年,臧坤坤在绘画、绘画对象和画中物体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而非主次之分的联系。其关注点也从色彩、笔触和形体转移到探索物体、形式、观念和不同感官体验之间的微妙关系和结构构成上。他脱离了古板教条的绘画方式,行走在一条无边界的自由创作路径上。
他的作品被众多公共艺术机构及重要私人藏家收藏,其中包括:新加坡MOCA美术馆(MOCA@Loewen)、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上海昊美术馆、纽约MOTIF基金会、纽约James Keith (JK) Brown and Eric Diefenbach、华盛顿Aaron & Barbaba Levine Collection、Sigg collection 等。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最近一段时间除去不得已的下楼,基本不出门,偶尔会有迷失时间感(社会时间和自然时间)的情况,这直接取决与疫情或者频繁雾霾的影响。在努力逃离“深坑”体验,也会在工作室创作,但情况较之前已大不相同。流动和变化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还是挺重要的,剥夺了同行间面对面的交流和眼球对展览的直接触摸,相当于终止了一部分思考的新陈代谢,原本流动的血液有些凝固。
计划阅读《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这本书,当下的中国是一枚极具时代特殊性的鲜活标本,希望能结合、参照其他国家从社会主义向后社会主义转型过程的案例来审视和思考并展望当代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实。
贺子珂
贺子珂,1990年生于贵阳,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游移在不同的编辑方式和叙事结构中,关注信息与物质的处理、流通和区隔,以及个体在应对世界复杂性之下的困惑。媒介包括影像、文本、装置、计算机程序等。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从原本的路径和社会关系中逃脱,就好像火车经过南方地区密布的山洞,外界的光和网络纷扰都短暂地消失了,又焦虑又安心。在“退化”回洞穴生活的一个月里,比较幸运或者说糟糕的是还有网络,很难不去关注所有的信息,产生了很多复杂的体验,期间还因为无症状的流感低烧加轻度肺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病毒检测。这段时间的变化和转折可能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据说一颗直径超过1km的小行星刚刚从地球附近掠过,我很高兴我们活了下来。
推荐一本可以下载的电子书—— Matteo Pasquinelli 编写的 Alleys of Your Mind: Augmented Intelligence and Its Traumas(心灵巷道:增强智能与其创伤)。文集集合了十一位作者,通过对错误、病态、反常和灾变的功能性肯定编纂在一起,围绕二十世纪至今与控制论、认知科学和机器智能相关的思辨性研究,深入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不同层面对认知的构建与延展进行了讨论,反过来也从认知的角度对“创伤性”状态重新展开了叙述与解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些讨论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助于重新建立对现实与灾难、正面与负面的理性认知。
彭可
彭可,艺术家、图像工作者与写作者。工作生活在上海和洛杉矶,毕业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摄影系。她相信“观看”这一静止行为的动态力量,以及图像这种包罗万象且自由深远的语言。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最近比较难受,天天留意新闻,没太有办法在街上玩儿和拍照了,在家缓慢地尝试工作和保持身心健康。计划要读但没有读的书太多了,很惭愧。一直想读《谈判力》(中信出版社),因为发现自己认知里的“常识”和大部分人口中的“常识”完全不是一件事,工作上的沟通超过一半时间都非常吃力,所以想学习一下企业管理语境里大家是怎么商量事情的。
戴陈连
戴陈连,艺术家、导演。1982年生于浙江绍兴。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开始艺术创作,作品涉及剧场和绘画。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阅读推荐日本商业实业家稻盛和夫的《干法》。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出身是科学家,但出名却是因为企业家身份。他热爱工作,视人生如修炼,把工作当成最好的修炼方式。他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献给了员工,这让我们反思中国的企业家们在推广各自经营理念的同时,是否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提升?
方迪
方迪是一位工作于中国深圳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探讨种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寻找特殊群体在社群主义中的根源。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去年12月,我参观了东莞华为欧洲小镇,意外地为华为园区内大肆宣传和咖啡店内整齐排列的《美国陷阱》掏了钱包。此书讲述了法国电力和运输巨头阿尔斯通集团高管皮耶鲁齐因参与一场印尼项目的投标中实施了行贿,被美国以《反海外腐败法》进行长臂管辖,遭到美方的机场逮捕,导致阿尔斯通面临巨额罚款。最终,在2015年的一次交易中,阿尔斯通将其能源业务出售给了美国通用电气,使得老牌法国龙头企业为腐败赔上了沉重的代价。
在全球化逆转的时代下,美国法律风险对全球、特别是中国企业提出了警示,此书完整的记录了美国如何用法律手段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真实写照,再看近年的国际新闻,不难观察到在强权政治和民粹式民族主义主导的动荡年代,中国视西方价值为无物的态度和中美贸易关系已经走到了险要的关口。这是一本具有参考意义的读本,至少提醒了我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也好,看待问题不能一刀切,除了看到产品诱惑的价格,我们是否也要留意它的价值。
常宇晗
常宇晗,艺术家。曾参与画廊周北京“此地有狮”展览。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整个疫情期间在家养伤。每日除一些线上工作外,也关注了许多战疫方面的事,一般之后会伴随一些身体和心情方面的恢复性训练。阅读分享如下:鲁迅的《故事新编》,在民意涌动的庚子年,接续《狂人日记》看《铸剑》,去了解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斗争条件下,重新创作一个属于新世界的复仇故事可以是什么样子。在久违了的与家人待在一起的大把时间里,残雪的《趋光运动》帮助你重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规制那些被时空经验唤起的童年记忆、自我意识和亲人关系。
还在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5》,规划这东西就好像现实主义者的科幻小说。微博致郁的时候,会试图将自己一部分愉悦的心理需求寻一份踏实的期许来安置。但这小说终究是现实主义的,你会发现疫情期间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似乎依旧会在不远的将来变本加厉,这可能就是留出了一些空间,让我们将工作嵌入其中。
本想入书中忘却身外事,怎料复笼中返适得自然。感慨那些不变的、划归于规划之外的、跨越了时间、种族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心争斗,不由得想象:在这荣曜光华的王的国度,那些经受着“‘人我所加的伤’而后伤己又复伤人”的痛苦循环的人,要如何鼓起勇气杀死过去的自己,进而完成一次完美的复仇?天灾人祸是个催化剂,战疫之后要面对PTSD;自我亦是永恒的战场,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期盼所有病患早日康复。
王海洋
王海洋1984年生于山东,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王海洋尝试结合绘画与动画的双重形式而扩大艺术规范的修辞学范畴,并审视了身份、语言、欲望以及生命本身如何在时代语境下,投射于被对象化的身体。
王海洋荣获诸多国际、国内艺术奖项。于2010年王海洋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弗洛伊德,鱼和蝴蝶》在荷兰国际动画节(HAFF)荣获首奖。并于2012年以《双面菲克雷特》在第55届莱比锡国际纪录片与动画电影节中获得银鸽奖,2014年获第三届华宇青年奖评委会提名奖。
近期个展览包括《王海洋》,胶囊上海,上海,中国(2018)和《王海洋》,空白空间,北京 (2018); 王海洋:独自一人,OCAT西安馆,西安,中国(2017); 新倾向:王海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以及动力场:王海洋, 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上海,中国(2016)。他的作品曾被Mousse杂志, ArtReview Asia, 艺术界,以及亞太藝術雜誌报道。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因为我平时不做饭,赶上这个特殊时期,一日三餐都要自己亲自做,所以感觉时间都被做饭填满了。阅读推荐艺术史研究者和写作者张宇凌所著的书《竹不如肉——西方古代艺术史上的权利与身体》,作者选取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些名作,并透过作品解读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这本书非常有意思,譬如书里有讲到在古代民主的雅典,政治和性是相互定义的。读了第一篇章就放不下了,忍不住一直往下读。
茅昊楠
茅昊楠,1990年生于江苏南通,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013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8年毕业于法国南特高等美术学院,“现实的形式” 方向(影像), 获硕士学位并获得评委会嘉奖 ,2019 年获得第23届捷克伊赫拉瓦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实验纪录片奖。他的创作通过3D影像、即时演算模拟器、空间装置、绘画、照片、图表等多种表现手法,围绕虚构、 数字感知、物质性等主题,以创造系统的方式表达个人对现实主观性的理解。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近期在家做作品、玩;推荐阅读博尔赫斯的《沙之书》,经典,可以反复读一读。
“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任何数项的出现。” 随后,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摘自《沙之书》
侯子超
侯子超,1988年出生于中国,2013年获得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士学位,现工作、居住于北京。侯子超艺术实践涵盖绘画与装置等多种媒介,他的作品关注当今文化语境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以及引发的现实问题,利用图像语言强调人造景观与真实自然的距离,以及人造地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侯子超试图通过他的绘画行为探索人作为一种介质,存在于社会与自然之间,所转化产生的被人造行为后的景观和景观化的人造行为。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最近在看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旅行的艺术》,挺好读的一本书,既没有神话艺术,也没在讲什么关于旅行的大道理,都是一些随笔。“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的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几乎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看到这我就决定读下去了,心里也一直想着不知道我的风景画儿能带看的人去到哪。电影《大佛普拉斯》里说了一句话也让我想到了旅行:“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谭英杰
谭英杰,1992年出生于湖南,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近期实践以空间装置为主,并涉及影像、行为、文字等多种媒介。他的创作通过将个人经验介入不同的空间,以此构建多重的叙事结构与空间体验,同时探讨空间中身体性的触觉感受。
<<左右滑动查看艺术家档案
过年是在农村的山里面过的,但今年年味很淡,鞭炮声少了很多,基本都不知道是谁放了炮仗就走了。在村里面呆着很舒适,过年那几天每天下午都会跟着家人去山里转一圈,沿着山泉水溪边搞野炊的人挺多,他们在溪边搞野KTV边唱边烧烤。回城后每天都呆在家里,在零零碎碎地剪辑19年底拍的影像作品。我剪得很慢,每剪两个小时就看一部电影,刷刷每天外面都在发生什么。最近看了几本小说,但达不到要推荐的程度,比起书我更推荐电影《纽约提喻法》,我看以前看过很多遍,最近又看了一遍,每次都会找到不一样的线索去理解这部影片。
✉️
分享时刻
告诉我们,你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
延伸阅读